第38章 燎鍋底
關燈
小
中
大
幾人一起,很快就把東西搬到了樓上。原來租的小院,被轉租給了馬長坡,他真的開始販賣起水果,晚上就住在杜家原來租的小院裏。
馬長坡不會從原來的養牛發家而改為水果販子了吧?雖然有頭腦有能力的人幹什麽都能幹得比較好,但杜如蒿總覺得有些怪怪的,想想他認真開始養牛,始於幾年後,決定過兩年再看看。
把房子轉租給了馬長坡,好一點的是陳松枝不用為養的雞發愁了。樓房沒地方養,現在吃了吧雞有些小太可惜,這下仍能養在小院實是一件好事。
小雞已長得有成人拳頭大小,褪去了黃黃的絨毛,尾巴上的毛還沒長出來,看起來醜得很。但已能看得出,其中有四只是公雞,動不動那四只公雞會扯著嗓子吼幾下。人說聲音難聽是公鴨嗓子,小公雞的嗓音也差不多。不過它們逍遙不了多久,陳松枝說等春節差不多正好可以宰了吃。
好像國人過好日子就是吃,中秋節要吃月餅這全國都一樣,杜家也因此掙了平生最大的一筆錢。在y縣,二月二要吃炒豆與焦饃,端午節要吃煮雞蛋和煮大蒜,臘月初八要吃臘八粥這諸種吃法。
就是搬了新家,也興燎鍋底,其實還是在新房裏請人大吃一頓。據說是因為怕新房裏有不幹凈的東西,放過鞭,再人多聚在一起陽氣重,熱鬧一番就可以把那些東西趕出房子。
杜家也不準備違背這個習俗,雖然除了陳松枝,他家餘下的幾人都不信。但習俗就是習俗,你可以不相信,但不順著它走總覺得心裏有些不舒服。所以杜家搬家了,這天中午就在新房開火。李家人和馬長坡都忙,沒顧上幫他們搬家,但都說到中午過來。
這天也確實是一個極好的天氣,和風細細,陽光燦燦,天氣藍得澄澈,人逢喜事精神爽,又是在這樣的天氣裏,連人的心情也變得更快樂。
其實杜家原來的東西陸續都搬得差不多了,本書由書快電子書為您整理制作除了陳松枝那個陪嫁的大箱子,新房大部分都買的新家具。不過那個箱子搬過來後是放哪裏大家都覺得不協調,最後只得委屈它在陳松枝床底下待著了。
今天更多是一個正式搬進來的儀式,從一大早開始搬,半天工夫杜家人都把東西整理得差不多,餘下的就是為做飯作準備。
十一點多,馬長坡帶著一箱蘋果先來。隨後,李曉路一家三口過來,意外的是,跟隨李家人一起來的,還有一位意想不到的客人。
看到在門口迎接的杜如蒿,李曉路一下子蹦過來,“如蒿,看我把誰帶過來了,歡迎不歡迎?”
“歡迎,熱烈歡迎!”杜如蒿不由笑道,看向這位被帶過來的嚴格知先生,心裏是真有點意外。可來就是客,又是自己鄉的父母官,哪有不歡迎的。
張梅英解釋道:“格知恰好今天去我家,就被曉路一塊拉過來了。”
嚴格知帶著一個禮盒,斯文有禮,笑容和煦,“不速之客,請見諒。”
“什麽不速之客,嚴大哥你過來才是讓我家蓬蓽生輝,是盼都盼不來的貴客呢。”杜如蒿笑著迎客,順便給家人介紹了嚴格知身份。
杜石林夫婦都感覺挺有面子的,鄉長這個級別原來都是自家接觸不到的層次,現在也成了自家座上客。家裏的生活真的是改變太多,連交往的人也隨著變化了。
李家人帶過來一套精美的家庭用瓷具並一箱飲料,而嚴格知突然前來,也帶有一盒禮品,共慶杜家喬遷之喜。
客氣一番,杜家人接過禮品,阻止要換鞋的這群人,熱情請他們進屋,請他們參觀自家房子。房子布置得比較簡單,但因為布局合理,又什麽都是新的,讓人看著也不錯。各個房間都擺有綠植,都是好養活的且便宜的品種,或是吊蘭,或是綠蘿,又給房間多了幾分綠意。
杜家的暖氣片並沒有包起來,都露在外面。新房有暖氣讓李曉路讚嘆不已,“如蒿,你們這房子太好了,我家房子還沒有暖氣呢。”李曉路家房子是自建的,只在客廳裝了壁爐,其他房間還是用的空調制暖,但空調制暖比較幹,就沒有統一供暖的暖氣好。
“你家壁爐天一冷,想什麽時候點就什麽時候點,我們這暖氣還得等到11月15號才能送,各有利弊吧。”
雖然這樣說,杜如蒿也覺得這房子不錯,在這個年代,可以說是出乎意料地好。房子也看過,就準備吃飯了。圓桌無大小,不過是為了方便,男人坐在一邊,女人坐在另一邊。十個人,真是濟濟一堂,把杜家吃飯的圓桌圍得滿滿的。
嚴格知看著桌子對面身穿天空藍上衣的杜如蒿,自己不覺心裏有絲柔軟的情緒一閃而過。好像她非常喜歡藍色,每一次見都是深深淺淺的藍色上衣。不過藍色與她氣質很搭,顯得她沈靜安適,讓人感覺很舒服。
鑒於大家都忙,人又多,杜如蒿之前和家人建議中午吃火鍋。這個最省事,也不用煎炸煮炒,只要把相關菜準備好,調料準備足就行。杜家的火鍋是個鴛鴦鍋,不管是想吃辣的還是非辣的,都可以自己涮著來。
別說,吃飯就是吃個熱鬧,火鍋也適合人多了吃。菜就是那些常見品種,羊肉片、牛肉片、豆腐、山藥、菌類、青菜之類的,氣氛卻特別熱烈。
好幾個大男人在一起,平日沒事還要喝幾口,現在又是喬遷之喜,又怎能沒有酒?杜家準備的白酒是紅星二鍋頭。男人們喝白酒,女人隨意,或喝酒,或喝飲料。
李志軍場面上應酬慣了,拿個杯子,倒了一杯,“來,石林老弟,咱們幹杯,祝你們喬遷之喜,也祝你們日子越過越紅火!”
杜石林跟他碰了下,“李哥,得感謝你家給了我們機會,不然我家生意也不會這麽好。”
李曉路看兩個爸爸客氣,對杜如蒿一笑大聲說:“這主要是如蒿和阿姨手藝好,對了,還有姣姐的努力,不然買的人也不會買帳。”
“是啊,我都後悔和如蒿商定你們定價我收了,應該利潤對半才對嘛,看咱們中秋節的月餅紅火的。我從來沒見過腦子這麽靈活的女孩。”張梅英半開玩笑道,“要也是我的女兒就好了。”
陳松枝和張梅英兩人說話投機,生意上又有來往,關系現在比較親密,說話也比較隨便,隨口就回道:“這還不簡單,你要不嫌棄,讓如蒿認你名下不就成了?”
當地比較流行認幹親,特別是小時候父母比較嬌的小孩一般都會再認一個幹親。不過這樣認幹媽,一般都是小孩小的時候,認完之後兩家會當親戚往來,除了平日的節日,每年農歷臘月二十三小孩必需要去幹媽家走動,一直到十二歲止。杜如蒿小時候是認在姑姑身上,是親上加親。
媽媽提前可沒跟自己說過這件事啊,看來真是話趕話說到這裏,才隨口一說。不過這麽大了,再認一個幹媽?這個還不是問題,但自家人知道自家事,沒有那種上趕著巴結的心思,但人家李家人又怎麽想?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
馬長坡不會從原來的養牛發家而改為水果販子了吧?雖然有頭腦有能力的人幹什麽都能幹得比較好,但杜如蒿總覺得有些怪怪的,想想他認真開始養牛,始於幾年後,決定過兩年再看看。
把房子轉租給了馬長坡,好一點的是陳松枝不用為養的雞發愁了。樓房沒地方養,現在吃了吧雞有些小太可惜,這下仍能養在小院實是一件好事。
小雞已長得有成人拳頭大小,褪去了黃黃的絨毛,尾巴上的毛還沒長出來,看起來醜得很。但已能看得出,其中有四只是公雞,動不動那四只公雞會扯著嗓子吼幾下。人說聲音難聽是公鴨嗓子,小公雞的嗓音也差不多。不過它們逍遙不了多久,陳松枝說等春節差不多正好可以宰了吃。
好像國人過好日子就是吃,中秋節要吃月餅這全國都一樣,杜家也因此掙了平生最大的一筆錢。在y縣,二月二要吃炒豆與焦饃,端午節要吃煮雞蛋和煮大蒜,臘月初八要吃臘八粥這諸種吃法。
就是搬了新家,也興燎鍋底,其實還是在新房裏請人大吃一頓。據說是因為怕新房裏有不幹凈的東西,放過鞭,再人多聚在一起陽氣重,熱鬧一番就可以把那些東西趕出房子。
杜家也不準備違背這個習俗,雖然除了陳松枝,他家餘下的幾人都不信。但習俗就是習俗,你可以不相信,但不順著它走總覺得心裏有些不舒服。所以杜家搬家了,這天中午就在新房開火。李家人和馬長坡都忙,沒顧上幫他們搬家,但都說到中午過來。
這天也確實是一個極好的天氣,和風細細,陽光燦燦,天氣藍得澄澈,人逢喜事精神爽,又是在這樣的天氣裏,連人的心情也變得更快樂。
其實杜家原來的東西陸續都搬得差不多了,本書由書快電子書為您整理制作除了陳松枝那個陪嫁的大箱子,新房大部分都買的新家具。不過那個箱子搬過來後是放哪裏大家都覺得不協調,最後只得委屈它在陳松枝床底下待著了。
今天更多是一個正式搬進來的儀式,從一大早開始搬,半天工夫杜家人都把東西整理得差不多,餘下的就是為做飯作準備。
十一點多,馬長坡帶著一箱蘋果先來。隨後,李曉路一家三口過來,意外的是,跟隨李家人一起來的,還有一位意想不到的客人。
看到在門口迎接的杜如蒿,李曉路一下子蹦過來,“如蒿,看我把誰帶過來了,歡迎不歡迎?”
“歡迎,熱烈歡迎!”杜如蒿不由笑道,看向這位被帶過來的嚴格知先生,心裏是真有點意外。可來就是客,又是自己鄉的父母官,哪有不歡迎的。
張梅英解釋道:“格知恰好今天去我家,就被曉路一塊拉過來了。”
嚴格知帶著一個禮盒,斯文有禮,笑容和煦,“不速之客,請見諒。”
“什麽不速之客,嚴大哥你過來才是讓我家蓬蓽生輝,是盼都盼不來的貴客呢。”杜如蒿笑著迎客,順便給家人介紹了嚴格知身份。
杜石林夫婦都感覺挺有面子的,鄉長這個級別原來都是自家接觸不到的層次,現在也成了自家座上客。家裏的生活真的是改變太多,連交往的人也隨著變化了。
李家人帶過來一套精美的家庭用瓷具並一箱飲料,而嚴格知突然前來,也帶有一盒禮品,共慶杜家喬遷之喜。
客氣一番,杜家人接過禮品,阻止要換鞋的這群人,熱情請他們進屋,請他們參觀自家房子。房子布置得比較簡單,但因為布局合理,又什麽都是新的,讓人看著也不錯。各個房間都擺有綠植,都是好養活的且便宜的品種,或是吊蘭,或是綠蘿,又給房間多了幾分綠意。
杜家的暖氣片並沒有包起來,都露在外面。新房有暖氣讓李曉路讚嘆不已,“如蒿,你們這房子太好了,我家房子還沒有暖氣呢。”李曉路家房子是自建的,只在客廳裝了壁爐,其他房間還是用的空調制暖,但空調制暖比較幹,就沒有統一供暖的暖氣好。
“你家壁爐天一冷,想什麽時候點就什麽時候點,我們這暖氣還得等到11月15號才能送,各有利弊吧。”
雖然這樣說,杜如蒿也覺得這房子不錯,在這個年代,可以說是出乎意料地好。房子也看過,就準備吃飯了。圓桌無大小,不過是為了方便,男人坐在一邊,女人坐在另一邊。十個人,真是濟濟一堂,把杜家吃飯的圓桌圍得滿滿的。
嚴格知看著桌子對面身穿天空藍上衣的杜如蒿,自己不覺心裏有絲柔軟的情緒一閃而過。好像她非常喜歡藍色,每一次見都是深深淺淺的藍色上衣。不過藍色與她氣質很搭,顯得她沈靜安適,讓人感覺很舒服。
鑒於大家都忙,人又多,杜如蒿之前和家人建議中午吃火鍋。這個最省事,也不用煎炸煮炒,只要把相關菜準備好,調料準備足就行。杜家的火鍋是個鴛鴦鍋,不管是想吃辣的還是非辣的,都可以自己涮著來。
別說,吃飯就是吃個熱鬧,火鍋也適合人多了吃。菜就是那些常見品種,羊肉片、牛肉片、豆腐、山藥、菌類、青菜之類的,氣氛卻特別熱烈。
好幾個大男人在一起,平日沒事還要喝幾口,現在又是喬遷之喜,又怎能沒有酒?杜家準備的白酒是紅星二鍋頭。男人們喝白酒,女人隨意,或喝酒,或喝飲料。
李志軍場面上應酬慣了,拿個杯子,倒了一杯,“來,石林老弟,咱們幹杯,祝你們喬遷之喜,也祝你們日子越過越紅火!”
杜石林跟他碰了下,“李哥,得感謝你家給了我們機會,不然我家生意也不會這麽好。”
李曉路看兩個爸爸客氣,對杜如蒿一笑大聲說:“這主要是如蒿和阿姨手藝好,對了,還有姣姐的努力,不然買的人也不會買帳。”
“是啊,我都後悔和如蒿商定你們定價我收了,應該利潤對半才對嘛,看咱們中秋節的月餅紅火的。我從來沒見過腦子這麽靈活的女孩。”張梅英半開玩笑道,“要也是我的女兒就好了。”
陳松枝和張梅英兩人說話投機,生意上又有來往,關系現在比較親密,說話也比較隨便,隨口就回道:“這還不簡單,你要不嫌棄,讓如蒿認你名下不就成了?”
當地比較流行認幹親,特別是小時候父母比較嬌的小孩一般都會再認一個幹親。不過這樣認幹媽,一般都是小孩小的時候,認完之後兩家會當親戚往來,除了平日的節日,每年農歷臘月二十三小孩必需要去幹媽家走動,一直到十二歲止。杜如蒿小時候是認在姑姑身上,是親上加親。
媽媽提前可沒跟自己說過這件事啊,看來真是話趕話說到這裏,才隨口一說。不過這麽大了,再認一個幹媽?這個還不是問題,但自家人知道自家事,沒有那種上趕著巴結的心思,但人家李家人又怎麽想?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